close

  央廣網北京11月2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天氣是一天比一天冷,穿什麼衣服,更保暖,成為每天早晨起來後的第一個大問題。最近,一則"穿衣公式"在網上流傳的很廣,公式中明確量化了羽絨服、棉衣、羊毛衫等這些衣服的溫度,指導網友,通過衣物溫度和當日天氣溫度的簡單相加,來選擇應該穿什麼衣服。記者今天就此進行了求證:這個公式,靠譜嗎?我們能信賴它嗎?
  這則在網絡上被人高頻率轉發的"穿衣公式"對各種衣物的保暖溫度都精確量化,較厚的羽絨服相當於9℃,薄款羽絨服相當於6℃,稍厚的彈力棉衣是5℃,厚羊毛衫是4℃,棉背心4℃,抓絨衣服、薄外套是3℃等。比如溫度為22℃,那麼穿一件短袖T恤加一件薄外套22+1+3,控制在26℃就可以了。公式的要領在於,將各件衣服的保暖度和當日氣溫疊加之後保持在26度最舒服的溫度。記者在網絡上搜索發現,這則公式的發明者是杭州市中醫院中內科的醫生桂曉春,她將自己女兒的衣服按照溫度做了劃分,8種類別的衣物共能提供34℃的熱量。隨後,只要遇到換季或者溫度變化較大的時節,這個公式就會在網絡上流傳開。那麼不同衣服度數是怎麼得來的?
  桂曉春:比如我現在熱了,我就記下來這個溫度是幾度,穿了哪些衣服冷了,你記幾次,會有相差的。
  那麼,這樣的"穿衣公式"可以直接套用嗎?記者來到鄭州市大上海商業區隨機進行採訪。
  現在鄭州室外溫度是8度,按照穿衣規定,需要穿上18度的衣服,也就是一件較厚的羽絨服加一件棉衣一件後羊毛衫。我們來看看大家都穿了什麼衣服。你今天穿了幾件?
  受訪者:三件,外套、襯衣還有保暖衣。
  記者:覺得冷麽?
  受訪者:不冷。
  外套、襯衣和保暖衣加起來遠不止18度,但受訪者卻並未感到寒冷。而記者昨天也自己進行了測試,下午兩點,鄭州氣溫同樣為8度,記者按公式數據,穿夠了18度的衣服,卻因為大風來襲感到十分寒冷。不同的服裝,被標註了不同的溫度,對此,多位服裝設計專家和麵料專家都表示沒有聽說過。
  鄭州服裝設計師孟女士:業內形容面料保溫性所用的單位不是攝氏度而是"克羅",因為服裝和服裝穿著在人身上之後是有重疊的,不是均勻覆蓋,所以多件衣服穿著後的保暖性不在於單件的克羅值而在於服裝本身的款式結構和穿著方式。
  孟女士說,人體體溫和環境溫差不同,人體散熱情況就不同,公式說的衣服相加多少度說法就更不可科學了:
  孟女士:你說東北零下20多度,那得穿40多度的衣服,這得穿五六件羽絨服,這樣的一個公式顯然是不科學的,服裝的屬性沒有具體的溫度指標,我們穿衣服舒不舒服,主要取決於服裝微氣候,就是說服裝與皮膚之間的微小空間的溫度、濕度和氣流的總稱,目前學界沒有出來具體參考值。  (原標題:網傳“穿衣公式”稱羽絨服相當於9℃ 專家表示不科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54oltd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